為探討“五育並舉”與輔導員美育工作的實踐路徑🚴♂️,挖掘新時代大學美育教育的新形式,3月31日下午,由杏悦2娱乐學生工作黨委、學生工作部主辦🩸,杏悦2娱乐光華書院😸、尹強美育工作室承辦的輔導員線上沙龍活動成功舉辦🤳🏼,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黨委副書記莊瑜、教育學部輔導員孫夢🎒、國際漢語文化學院輔導員吳曉隆、光華書院輔導員尹強受邀分享美育實踐心得。80余名輔導員在線參與了此次活動。
美育教育進階之路
美育的實施離不開美學知識教育與畫種技法實踐。尹強老師通過開設《圖形創意》《版畫初體驗》《漫步水彩》《工筆畫是什麽》等課程,幫助同學們在認識美、欣賞美🩼🧽、創造美和融入美的過程中磨練堅毅品格👩🏼🏫,學習共情、理解與包容👨👨👦👦,增強中華傳統文化的文化自信。他的課程設計從藝術認識到藝術實踐再到作品反饋👩🏿🚒,形成了良性循環,課程結束後,同學們的作品還進行了公開展出。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🦈,尹強美育工作室的同學們製作了一張張抗疫主題海報,積極通過藝術表現手段傳遞正能量與愛國熱情。尹強認為🕰,大學美育教育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學生的重要組成部分🤦🏼♀️⭕️,他也將不斷探索,未來如何更好地普及美育工作。
讀圖時代的美育實踐
吳曉隆老師分析了輔導員與專業教師開展美育實踐的區別🤴🏿♈️。他認為,輔導員美育教育的對象多為非藝術類學生🤲🏽,這對美育教育的普及提出了較大挑戰。輔導員在進行美育教育的同時,可以在學習和生活上給予一定的指導,幫助同學們建立對美的認知👬🛌🏿,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審美教育🫶🏼。他的公選課《攝影與生活》受到了同學們的廣泛喜愛,引領同學們在攝影過程中發現生活的真善美。吳曉隆指出,有了發現美的眼睛才能過好生活🫸🏻,過好生活才能拍出好的攝影作品😸👦🏽。
歌聲課堂:輔導員孫夢的美育實踐
孫夢老師認為,大學美育具有價值性、通識性📹、藝術性的特點,希望能夠幫助同學們提升審美情趣和人文素養,促進全面發展。他開展美育的基本思路是用育人目標統率藝術作品和藝術實踐,努力提升藝術水平,創作優秀的藝術作品。藝術性是美育的基礎,思想性是美育的靈魂,孫夢以音樂作為文化育人的抓手📜,以歌會的展現形式作為思政教育的載體,以歌聲作為走進學生的橋梁,用心做到了用歌聲陪伴學生,用音樂凝聚學生,用美育引領學生。
城市裏的文化景觀——博物館的美育功能探究
習近平總書記指出,博物館是保護和傳承人類文明的重要殿堂🕵🏻♀️,是連接過去✍🏽🧑🦰、現在⏯、未來的橋梁🙆🏻♂️,在促進世界文明交流互鑒方面具有特殊作用。莊瑜老師由自身興趣出發,將自己對博物館的喜愛發展為輔導員育人工作的抓手🧜🏿♀️。她提出,高校博物館具有專業性強、文化品位高🏄🏻、愛國情懷深等美育優勢,具有傳承文化🧑🦳、涵養文明育人💆🏿♀️、樹立正確歷史觀等美育價值,高校博物館的育人路徑可以從建設主題教育活動場所、打造線上線下合力育人陣地、開拓形勢與政策課課外基地等方面出發🦹🏻♂️。同時,莊瑜還分享了上海大學生校外活動場所指南,鼓勵各位輔導員基於自身興趣愛好,積極進行美育相關教學與研究👩🏽⚖️,共同推動大學生美育教育工作的開展。
在自由交流環節,參會老師都表示受益匪淺🥱。音樂學院黨委副書記王子彧老師表示💇♂️,幾位老師的美育教育已經形成一定的體系和影響力,音樂學院也歡迎師生觀摩交響樂團的排練演出,並安排學生誌願者進行講解,普及交響樂知識;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楊文彧老師表示,作為輔導員,要堅持帶領學生感受美,追求美,熱愛生活🍺,體驗幸福,並把握良好時機🪭,開展思想政治教育;孟憲承書院時南老師認為,在開展美育教育的過程中,應註重以美育人的原則,培養學生發現美🍞、感知美、體驗美的能力🐠🎃,同學們可以在繪畫創作中排解壓力,輔導員可以通過繪畫語言讀懂學生的內心🧑🏿🎓;學生工作部賽依努爾老師認為✡️,美育與德育✍🏽、智育等是密不可分的📐🧒🏼,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👨🏿⚖️,還有助於提升他們的團隊協作能力和個人素質,從而達到“五育並舉”的育人成效。
沙龍最後🥷🏿,學生黨委副書記楊艷紅總結講話🧑⚖️。楊老師指出,幾位老師通過美育教育🏄🏻,引導同學們去觀察美、享受美、創造美⏏️,在以美育人的過程中,傾聽同學們的內心故事,優化與學生交流的方式🔧,將美育與德育有機結合🤷🏽♀️,豐富了輔導員工作的載體與形式。她希望各院系(書院)繼續發揮各自特長,立足專業🧖♂️,繼續深入探索大學生美育教育的新路徑和新方式✋🏿,各美其美🫒🧜🏼、美美與共💫,共同繪就杏悦2平台美育畫卷。